液相折流板强化泡沬分离中吸附性能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分离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主体液相中被分离组分在气-液界面的吸附和泡沫相中气泡间隙液的排液,吸附和排液是影响泡沫分离效率的两个重要过程。由于被分离组分吸附在气-液界面上的量影响泡沫的性能,进而影响泡沫排液,因此有必要重视泡沫分离强化吸附的研究。在泡沫分离过程中强化气-液界面的吸附除了物系性质和操作条件外塔结构也非常重要。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泡沫分离过程进而推动这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分离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有必要在主体液相加入构件强化气-液界面的吸附。  本文设计了一种主体液相中加入折流板的泡沫分离塔,实验塔塔经为塔内径为50mm。使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模拟物系。实验中随着折流板间距从40 mm降低到10 mm、折流板弦长从40 mm降低到29.8 mm气-液界面质量流率和表面过剩均有所增加。当气体体积流率定为250 mL/min,浓度为0.6g/L,折流板间距为10 mm,折流板弦长为40 mm时能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最优条件下实验塔中气-液界面的质量流率为0.0058 g/min,表面过剩为6.2×10-5 g/cm2。  使用大豆乳清蛋白废水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为分离物系时,当气体体积流率从150mL/min增加到550 mL/min的过程中实验塔和对照塔中的气-液界面上蛋白质的质量流率和气-液界面上蛋白质的表面过剩达到一个稳定值。当主体液相中蛋白质浓度为1.8g/L,气体体积流率为250 mL/min,折流板间距为10 mm,折流板弦长为40 mm分布器孔径d=0.25 mm,pH=6时,气-液界面上蛋白质的质量流率和气-液界面上蛋白质的表面过剩分别为0.0076 g/min和3.1×10-7 g/cm2,分别比对照塔提高了153%和193%。随着折流板间距从40mm降低到10 mm、折流板弦长从45 mm降低到29.8mm,实验塔和对照塔中气-液界面质量流率和表面过剩差距较为明显。
其他文献
过渡金属碳化物由于表现出类贵金属的性质而引起广泛关注。过渡金属碳化物的特性是与(i)相纯度、(ii)表面自由碳污染、(iii)表面终止、(iv)表面局部被氧化、(v)表面缺陷和(vi)表面粗糙度/面积相关的综合作用体,因此过渡金属碳化物已被证明是一类在研究层面具有挑战性的材料。本论文基于合成的具有纳米级周期性有机无机交替结构的偏钨酸铵和三聚氰胺的杂化物纳米棒,一步热解制备了表面无积碳且具有不同数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