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聚噻吩和吩噻嗪衍生物荧光探针的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可能会导致一些离子排放到环境中,经过食物链的积累会在人体内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荧光检测法因为它的操作简便、设备便宜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在本论文中依据吩噻嗪与三聚噻吩两类荧光团总共设计并合成了四种荧光探针,这些探针具有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异性能,最后研究了一些实际应用。具体工作如下:(1)以吩噻嗪为荧光基团,合成了一种可以检测Hg2+的荧光探针PPM。在(DMSO/H2O=1:3,V/V)溶剂中,该化合物基于ICT的机制显现出了对Hg2+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限为12.5 n M)、较强的抗干扰性和很快的响应时间(1分钟内完成检测)。滴入Hg2+后,455 nm波长的蓝色荧光减小,而528 nm波长的绿色荧光加强,表现出比率型的开启响应。用PPM检测海产品中的Hg2+,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最后,PPM已成功用于活细胞中Hg2+的高度选择性检测和成像,以及基于滤纸/TLC硅胶板的肉眼比色测定。(2)以吩噻嗪为荧光团,设计合成了一种酰腙类荧光探针PN,可以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u2+的检测。在性质研究中发现,在(DMSO/H2O=1:3,V/V)溶剂中,加入Cu2+能够使探针PN的荧光淬灭,且一般的金属离子不会影响对Cu2+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为0.179μM)、较短的响应时间和较好的可逆性。通过Job’s plot图提出了PN与Cu2+绑定常数为1:1的络合机理,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高分辨质谱(HR-MS)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该机理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负载PN的滤纸、硅胶板和硅胶粉可以直接、方便的裸眼比色检测Cu2+。此外,PN对于水样中Cu2+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3)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三噻吩乙炔基苯胺的比色—荧光双通道荧光探针TTA。实验结果显示,TTA在荧光上能够对Fe3+和Cu2+离子分别表现出增强和淬灭现象。TTA对Fe3+/Cu2+识别过程具有可逆性,并在1分钟内迅速完成,对Fe3+和Cu2检测限分别为1.09×10-7 M和4.48×10-7M。通过Job’s plot图、氢谱、碳谱和红外等研究了TTA与Fe3+/Cu2+的结合方式和识别机制。此外,利用基于TTA的滤纸条和硅胶粉可以非常简便直观地测定水中的Fe3+和Cu2+。(4)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三噻吩乙炔基苯胺的席夫碱类荧光探针TTB。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对Hg2+特异性识别,不受一般金属离子的干扰,检测限为2.349×10-7M,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对Hg2+的检测。另外,通过含有TTB的滤纸可以很直观的检测水中的Hg2+,使TTB得到了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的生长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作用于HEC-1-B细胞,MTT法检测塞来昔布作用于HEC-1-B
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十九岁的我,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事先完全没有准备。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北京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简直就像天边一样遥远。  1955年,福建还不通火车。从我们家乡的连城县出发,要坐五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有火车的江西省的鹰潭。山高路险,行程艰难。“宁化、青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的诗句所描写的路,正是我上北京必经之途。那时候,我们那里的人上一趟北京,比我们现在去一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红蛋白的特征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与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痛风患者537例,行腹部超声检查,根据NAFLD程度(无、轻、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