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sske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农村新业态、新动能,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多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55.3%,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作为一种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方式,正在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识。但是,由于存在着认识层面、技术层面以及政策落地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路径还不是很清晰,导致科技人员面对技术入股的激励更多的采取了观望态度。基于此,深入剖析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积极探寻资本化路径,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知识资本理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为基础,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现状、存在问题、制约因素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对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概念界定和相应理论基础进行交待;第二,通过文献查阅、典型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对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发展程度、参与主体、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典型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并对现有运行机制进行总结,从而梳理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现状;第三,由现状分析得出虽然中国从政策上鼓励成果资本化的方式,但在现实操作层面还存在着不少的现实困难,包括部分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不高、科研人员股权常常被稀释、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方法缺失、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成本高等多个方面;第四,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以科研机构因素、中介因素、行业自身因素、政策因素作为四个一级指标,以成果价值、利益价值、价值评估、交易成本、科研投入、政策法规、农民素质、农业比较利益等作为八个二级指标,对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专家打分,计算出八个二级指标的不同权重,并获得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排名前三位的是成果价值、利益价值和价值评估。第五,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建议:构建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科研体制,完善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构建专业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估体系,设计一套针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方法;加大科研人员股权保障,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电子交易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联动优势;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基本法律《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法》,以法律形式明确指导资本化过程中的成果产权、股份比例限制、评估方法、合同协议签订的具体细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两点:一是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现状分别从转化进程、发展程度、参与主体、模式分析、机制分析五部分进行系统研究;二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因素进行研究并赋予权重排序,剖析制约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其他文献
在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中,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预测和实验证据以及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人们不选择一个占优决策,而却做出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其他一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知识活动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尤为重要。技术创新与知识溢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共同作用于
非营利组织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必然产物,其宗旨在于服务大众,解决政府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发挥
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是公司债务融资的重要内容,而债务融资又是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重要内容。以往关于债务期限结构研究的大量文献主要从企业特征和公司治理角度,选取公司规模
对形成室温单电子现象的典型串联双隧道结结构模型利用温克布 (WKB)三氏法求解薛定谔方程 ,计算了其隧穿电流与偏压的关系。利用该方法对 Cd S纳米粒子自组装体系在室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