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境追赃资产分享制度是指为了追缴滞留于境外的犯罪资产而请求他国提供司法协助,约定与提供协助国对该追缴到的资产按比例分享的一项法律制度。在西方国家之间的刑事司法协作中得到广泛适用,已逐渐成为各国联合打击犯罪,对犯罪资产进行处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公约,其中都明确规定了可以对犯罪资产进行分享。此外,英、美、澳等国对犯罪资产分享进行了相关国内立法,如分享的范围、程序及分配的比例等进行明确规范,在跨境追赃的实践操作中取得很大的法律实效。因此,跨境追赃资产分享不仅具有制度上的合理性、法理上的正当性还具有现实上的可行性等特征。从法律观念的树立,法律文本形成及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为逻辑,通过三个篇章讨论了跨境追赃资产分享法律制度。首先,通过介绍资产分享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分阶段剖析了资产分享制度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得到完善的过程。其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列举了该制度构建的相关法律依据,并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论证了该法律制度的具体实践情况及法律效果,阐释了该法律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与实效性。最后,对该法律制度发展的相关原则和行为模式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该制度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新的发展趋势。文章最后立足到我国的法律制度构建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从立法层面及司法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我国公安部自采取“天网”与“猎狐”行动以来,在境外追逃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追赃工作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建立资产分享制度不仅仅是满足我国境外追赃工作的需要,更是适应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为了改善司法合作的法律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司法协助法》已成为我国下一步立法工作任务。通过对该制度的研究,为我国在跨境追赃资产分享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