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对自身健康需求的提高,我国各地对大气中PM2.5污染物的控制愈发严格,而供热排放物是构成北方冬季PM2.5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因此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将持续性的作为我国供热行业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北京,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依旧保持较快速度的发展,对供热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北京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大型燃煤热电中心和尖峰区域锅炉房联合供应的城市集中供热格局。随着北京市城六区“煤改气”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北京市集中供热方式已经从燃煤热电联产与燃煤尖峰区域锅炉房联合供热为主要负荷的模式过渡到燃气热电联产与燃气尖峰区域锅炉联合供热模式,北京城市集中供热也将转为天然气为单一能源的热源模式,整体生产运行调节工作与燃煤热源时期相比将会产生明显差异,面对四大燃气热电中心供热能力带来的变化以及区域尖峰锅炉扩容的新形势,对该模式下集中供热管网供热能力进行适应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分析、调查及归纳总结法,在介绍供热“煤改气”工程和北京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了供热方式发展历程及趋势;结合北京市“十三五”城市发展规划及热负荷分布需求,对集中供热需求与热源供应能力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热负荷进行预测、确定热负荷指标和热化系数,结合热源点的实际情况得出北京市热电中心与尖峰区域锅炉房最大理论扩容能力。结果表明,至2020年,北京市集中热网供热面积约为3亿m2,总热负荷需求至少为17047MW,供热能力有4837MW巨大缺口,不能满足“十三五”期间全市集中供热的需求。“十三五”期间,若热电厂供热能力增至9060MW、尖峰区域锅炉房供热能力增至9188MW,总供热能力为18248MW,大于预测的17047MW供热负荷,可以满足2020年城市集中热网的供热需求。基于Flowra3.2热网水力平衡分析软件和水压图对供热管网进行水力工况计算,分析供热管网与热源点之间的匹配性,计算结果表明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及尖峰锅炉全部建成后,改变了城市热网原有的管网拓扑结构和热源结构。为了发挥热源最大供热能力,按需实现联网和分区域解列运行,则需要增加热源能力,建设配套的供热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