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中国面向俄罗斯、蒙古国开放的重要城市。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呼和浩特市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显示着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本文以2000年以来《人民日报》关于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报道为研究样本,利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搜索功能,并结合人工阅读的方式,筛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样本639篇,并运用内容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主题、体裁、篇幅、版面、报道倾向性等方面进行类目建构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经统计,2000年以来《人民日报》关于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报道中,社会主题方面的报道占比最大,体裁以消息为主,1-500字的短篇报道占比超过一半以上,报道倾向性以正面报道为主。根据《人民日报》中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报道的文本内容,分析得到《人民日报》呈现的呼和浩特市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环境形象等,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中国乳都”特色鲜明,大型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典型人物报道事迹突出。通过数据与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人民日报》中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报道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中国乳都”刻板印象,报道主题不平衡以及报道模式化。并进一步从党报性质、文化地理的影响以及呼和浩特自身发展不完善三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基于《人民日报》中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报道,给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包括应当运用多媒体报道联动,借助大型活动的举办,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以及职能部门加强与《人民日报》信息互动等方式扩大城市影响力。在城市形象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人民日报》中的呼和浩特城市形象报道进行系统研究,希冀对呼和浩特城市形象塑造有所裨益,为媒介报道城市形象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