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10-1区块东二下储层砂体精细描述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旅大10-1地区东二下亚段的地质特征,从储层的成因模式入手,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生产及各类测试等方面的资料,对旅大地区10-1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进行精细刻画,通过在垂向上细分时间单元,从小层级别上分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的非均质性。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根据地区的钻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构造演化特征及相关文献的调研,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原则进行小层对比,并在对比过程中注意沉积学原理的合理应用,局部适当调整东营组二下亚段II、III油组小层的地层界线,将II和III油组分别共划分6个砂组,16个小层。通过对比发现,工区内各小层地层厚度变化不大,沉积较为稳定,符合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点。(2)东营组二下亚段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旅大10-1区块东二下亚段II、III油组对应两个中期下降半旋回,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物源来自西北方向,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3)通过对工区中的泥质夹层及钙质夹层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泥质夹层与钙质夹层对单砂体进行垂向上划分,总结了单砂体在垂向上、剖面上的边界标志,从而对工区主要储层砂体进行单砂体刻画,并总结相关平面分布规律。(4)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以沉积单元为单位,通过工区层内、层间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级差等参数表征了层间、层内非均质性,通过对砂体展布、储层孔渗物性参数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储层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特征明显受沉积微相带的控制。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近年来家庭和工作界限的相互融合,现如今,工作和家庭是每一位员工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企业与个体所关注的重点。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
<正>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最激烈的竞争无疑是商业竞争。商家们纷纷绞尽脑汁,用尽一切方法想要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各行各业也都在想方设法借助各种媒介
<正>7月18日上午,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品鉴会在四川的泡菜之乡眉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包括外国驻成渝总领馆,中财办、农业部、国家质监总局等相关部委领导等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介绍了一种适用的液压机充液阀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低碳微合金强化的贝氏体钢具备较高的强韧性及优良的低温韧性。通过对试验用钢的焊接工艺研究,分析了三种线能量条件下焊接接头焊缝、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线能
<正> 一、档案文献编纂史的研究现状 自从孔子取“先五之陈迹”纂修“六经”开始,2500年来,历朝历代所编纂的档案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这些文献不仅是我国宝贵的历史
<正>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报纸行业在见证着眼前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地进行自身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从改革初期到现在的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一个
<正>1996年9月20日,《宿迁日报》正式创刊。目前,宿迁报业传媒集团(报社)已经形成报刊采、编、印、发体系完备,《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数字报、手机报、宿迁新闻网和《
期刊
分析了凸台定位式微电机端盖关键重点部位的成形特性和难点,提出了适用于这些部位成形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