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选择性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多在首次出现症状后的3-5 年内,最终由于呼吸衰竭死亡。目前关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曾提出多种假说,包括兴奋毒作用、自身免疫异常、氧化应激、神经元调亡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毒性作用是ALS 发病的重要环节。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能神经元过度激活及突触间隙中的谷氨酸过多堆积均可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对突触后神经元及其周围组织造成兴奋毒性。脊髓的器官型培养可以长时间地进行培养并可维持相对完整的脊髓形态,较单细胞培养更适于研究脊髓病变。我们利用脊髓器官型培养技术,结合谷氨酸兴奋毒机制,慢性阻抑培养脊髓片的谷氨酸转运,可以制备ALS 的体外培养模型。托吡酯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它的结构与其他的抗癫痫药物不同。一系列研究显示,托吡酯可以抑制海仁藻酸而不是N-甲基-D-门冬氨酸诱导的癫痫,并且在对离子通道活性的研究中表明,托吡酯能够影响AMPA/KA 受体的激活,根据它的这些药理学特性,我们想验证一下托吡酯在长时间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的器官型培养模型中对运动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