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银行交易风险及其防范的法律对策。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银行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市场不完善,市场法治尚未健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银行交易风险的程度也在扩大和显露,银行交易风险成为银行业进一步改革的重要障碍。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由于银行在金融中处于核心地位,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银行业的风险会波及整个金融行业乃至引起整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所以,研究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通过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建立健全银行的法律法规以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有着十分重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法律人视角研究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银行交易风险的成因和防范。通常人们研究的主要是金融风险问题,金融风险是一个涉及面大、表现复杂的问题,不易理清。本文从金融风险中抓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常发生的、影响面较大的、涉及利益主体最多的风险——商业银行交易风险,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再通过对银行交易风险的成因进行细致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探求防范银行交易风险的法律对策。并最终希望通过这样的视角再由点带面,触类旁通地对我国金融风险的理解与对策研究能有所裨益。本文采用从一般到具体的分析思路,首先指出交易所需的一般制度条件及其风险,然后用于分析经济转型期大陆中国的银行交易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法律制度对策。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结合法学的价值分析方法,为银行风险防范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银行交易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法律对策。本文理论创新之处首先在于视角的结合,即将法律学与制度经济学结合起来,<WP=4>观察中国经济转型时期银行交易风险问题;其次,将银行交易风险作为制度风险问题进行研究,这与传统银行风险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三章,第一章在于建立交易风险成因的制度分析框架模型,同时论证法律防范银行交易风险的可能性和现实,为以后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则根据第一章建立的制度分析框架,具体分析在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银行交易风险的表象及由制度缺陷导致风险的原因,为第三章提出相应法律对策作出铺垫。第三章根据第二章原因的分析,提出防范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银行交易风险的法律对策。三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银行交易风险法律防范的理论基础。本章先从交易的概念阐述开始,引出交易不是简单的物品交换,而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结成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对物品的所有权的让渡和取得。随后对交易的分析发现交易的目标往往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接着将话题引入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经济转型时期银行交易风险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历史进程,说明由于制度的变迁或制度建设的缺陷性,导致我国银行交易风险,具体表现为一种制度风险。然后,说明化解银行交易风险可以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等。但其中化解金融风险必须依靠法律手段,这是由法律手段自身的特点、我国银行交易风险成因以及法律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所决定的。随后,笔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观察用法律防范银行交易风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通过运用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分析,得出银行交易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制度的变革得到遏制,这种遏制通过禁止银行交易中不可预见和机会主义行为来实现,从而减少银行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通过对“统治者理性经济人”的分析,得出国家会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提供社会所需的制度或规则。最后,笔者从银行交易秩序的法治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银行风险可控性是银行法律防范的客观基础,银行交易风险的法律防范符合法律价值追求,银行交易风险法律防范的作用已被实践证实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法律制度遏制银行交易风险的现实性。 <WP=5>第二章 经济转型期我国银行交易风险原因的法理学分析。本章从我国产权制度的缺陷、交易主体制度的缺陷和社会信用制度的缺陷三个方面分析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银行交易风险的成因。首先,我国产权制度的缺陷表现在产权界定不明晰,产权结构的单一,即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二个主体的产权都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而国家才是产权交易的主体和受益者,同时又是全部风险的承担者,但国家这个利益主体在实际中又是缺位的。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是由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属于国家独资银行,是单一的产权结构,加大了银行的风险。最后说明我国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缺位,也是造成产权界定不清的根本原因。其次,我国交易主体制度的缺陷表现在主体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着委托——代理风险,存在着内部运行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我国银行交易风险有增大的趋势。第三,社会信用制度的缺陷表现在银行自身信用的缺乏,企业、个人信用体系的缺失,信用中介评估机构和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缺失,以及对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缺失等,也是造成我国银行交易风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