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城市文脉的场所,无论是其实体空间环境还是文化传统,均为构成城市文化背景、特色风貌和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由于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城市发展进度持续加速,导致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力的丧失。而我国关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力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略显不足。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多源数据和分析处理的技术方法,为历史街区空间活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世界观有质的影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力提升中,从多种类型的数据中采集关键信息,把我们过去通过人脑逻辑性的思维问题转换为基于大数据的概率计算问题,将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科学研究、理性更新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文章选择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跃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定量分析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活跃度。通过归纳相关学术研究,并考虑能够被多元数据量化的历史街区相关要素,提出了公共空间活跃度的外在表征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作为分析内容,其中外在表征为人群聚集程度,影响要素从四个角度选取:交通组织——可达性、畅通度;功能业态——混合程度、聚集程度;绿化景观——绿化程度;空间形态——空间尺度、围合程度四个方面。采用ARCGIS对获取的多元数据进行量化、可视化和相关性分析,总结公共空间活力与物质空间的内在联系。根据理论研究与数据分析,得到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从交通组织、功能业态、绿化景观和空间形态四个方面提出活跃度提升策略,为打造有活力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提供方法和指导。通过增强步行尺度的可达、建立智能交通体系、构建分等级的交通系统,形成连续化的历史街区交通组织;通过建立混合街区、应用数据设计规划功能业态、完善均等化的公共设施,规划多样化的历史街区功能业态;通过建立科学的绿化系统、引入智慧的景观小品、营造动态监测体系,完善科技化的历史街区绿化景观;通过打造以人为本的空间尺度、构建可视化的空间信息、搭建公众参与平台,营造人性化的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总体而言,本文提出活跃度这个量化的概念用以衡量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具体活力,通过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活跃度的定量分析,总结规律性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活跃度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