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避税行为进行有效规制,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各国税法学界和实务界的一大难题。实质课税原则的诞生无疑给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作为反避税领域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实质课税原则在识别避税行为上具有其他税法原则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自这一原则产生以来,学者们在其“实质”内容的判定、税法地位、与税收法定原则的关系等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理论上的分歧使得这一原则在实务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避税问题的日益严峻,加大对该原则的研究力度已是势在必行。自我国税法学界引入实质课税原则以来,实质课税原则在我国反避税中得到了一定的适用,但由于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技术有限等原因,实质课税原则在我国的适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立法上存在明确体现实质课税原则的法律规范效力层级较低、缺乏一般反避税条款、法律条文之间相互矛盾、核心概念界定不明等问题;执法上存在税务机关适用该原则时考量因素狭窄、滥用法律规范等问题;司法上存在法官反避税知识不足,适用实质课税原则审理案件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借鉴实质课税原则在域外国家和地区的适用经验,同时立足我国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实质课税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实质课税原则,设置具有统领性的一般反避税条款,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执法上,限制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在司法中,设立专门的税务司法机构和建立高素质的税务法官队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