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道德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处于道德选择的包围之中。自由是人所向往的,如何在道德选择中获得自由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获得道德选择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程,道德主体想要获得道德选择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并能动地把握道德选择必然性,自觉自愿地将道德选择必然性的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以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获得自由。道德选择是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经过理性思考后,自觉自愿地在某种道德标准下做出的选择。道德选择自由是主体出于其道德人格所自主地作出的道德抉择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况和境界。道德选择的结果是承担道德责任,道德主体应主动承担道德责任。道德选择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约束人们道德选择的客观发展规律,它存在于人的道德选择实践活动中。人们想要获得道德选择自由,需要将道德选择必然性的他律性内化为自觉自愿遵守的内心道德原则。影响道德选择自由的因素有四种:人身自由与道德人格是道德选择自由实现的首要条件,意志自由是实现的前提,社会自由是实现的外在可能性,法律是实现的保障。四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作用于选择自由的实现。因此,道德主体应将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格,在意志自由指引下,正确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律辩证统一的关系、自觉自愿地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在道德选择中获得自由。道德选择自由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人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从而获得自由。道德选择自由的获得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实践是获得自由的根本途径。人们应充分认识道德选择必然性,并且能动地把握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进行道德选择。运用理性正确处理选择过程中遇到的道德冲突问题,增强道德选择自觉性;能动地认识与利用道德选择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将二者统一到具体实践活动中,使人们道德境界得到提升,道德选择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