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链霉菌SSD49的筛选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迫切需求。许多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能够通过内皮屏障和根皮层到达维管组织,随后在植物各器官中以内生菌形式稳定存在。本研究以药用植物组织内部这一特殊的微生物栖息地出发分离、筛选和鉴定多功能生防菌株,通过对其促生防病效果、定殖能力和基因表达研究揭示促生、抑菌及植物微生物互作的机制。本项研究对内生菌抑菌谱、产酶活性、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能力、聚酮合成酶相关基因簇进行检测;筛选得到多功能生防菌株进行促生和生防实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生防链霉菌SSD49观察其在毛白杨组培苗中的定殖:对未接菌和接种内生菌SSD49的毛白杨组培苗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基因的表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从412株内生菌中筛选得到94株拮抗菌株;广谱抑菌活性检测有47株菌对至少3种以上指示菌有抑菌效果;23株菌有较好的几丁质酶活性,未筛选到产葡聚糖酶的菌株;55株菌含有聚酮合成酶编码基因,32株菌含有多烯类化合物的聚酮合成酶编码基因;2株菌有产铁载体的能力,34株菌可以产生IAA,其中SSD49的IAA产量最高,达到3156μg/ml。根据上述抑菌、促生特征,选择5株多功能生防菌株进行促生和生防实验,链霉菌SSD49 和 SSD60对大豆和番茄的促生作用最为显著,链霉菌SSD41和SSD49对核盘菌和杨树溃疡病菌防治效果显著。链霉菌SSD49标记绿色荧光蛋白后,能够定殖在毛白杨的茎和叶中。构建了未接菌(CK)和接种内生链霉菌SSD49(IN)的2个毛白杨RNA文库,共获得69,652条Final Unigene。所有注释到数据库中的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有19,618个基因获得注释结果:25,995个独立基因注释上KEGG数据库,参与了284个通路。256条unigenes在实验组(IN)和对照组(CK)之间差异表达,其中141条unigenes上调表达,115条unigenes下调表达。对14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与RPKM分析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基本一致。本研究通过多角度的筛选获得了多功能生防内生链霉菌SSD49,为利用该菌防治杨树溃疡病和开发高效生防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实施,有大量法人机构领取或更换了赋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注册登记证(照).从全国组织机构统一代码中心接收到的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情况来看,仍存
特种设备整体追溯体系建设相对其它重要产品发展较慢,而其中的游乐设备又因种类繁多、数量大、无统一的编码等原因,在信息采集、传递方面面临较大困难,更加剧了游乐设备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难度,文中从特种设备中游乐设备展开研究,将一维码、二维码及射频自动识别技术(RFID)等多种技术结合,完成对游乐设备全过程编码体系构建,利用RFID快速准确采集信息的特点,对游乐设备的生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检验结果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分析领域一个世界性公认的难题。综合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及以此为依据的电力设计、规划与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过于保守或乐观的分析结果会给系统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潜在的危险。本文在总结现有负荷建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控制参数依赖性强,容易收敛到局部最优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变电站
作为一种清洁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风能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具商业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方式,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风电大规模并网后必将对电网频率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风电机组也能像常规机组一样具备一次调频的能力,这在减少二次调频的动作、维持电网频率的稳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双馈风电机组如何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问题进行
常规的欧姆加热无法将等离子体加热到聚变所需温度,因此辅助加热是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温度的必要手段。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是磁约束聚变装置中广泛使用的辅助加热方法。为了拓宽J-TEXT运行区间,华中科技大学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正在建立一套ECRH系统。阳极高压电源是ECRH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其在回旋管功率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根据ECRH系统的实际需求,立足现有条件并兼顾发展要求,对基于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心态和网络舆论发生了显著变化.恐慌引起的谣言泛滥、代际对待疫情的态度不同等复杂公众心态呈现出来,网络舆论多样化,疫情相关消息占据热门话题榜,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