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细胞因子调控网络中的重要成员,通过选择性剪接机制,M-CSF至少以三种形式存在,即可溶性(s-M-CSF)、膜结合型(m-M-CSF)和基质结合或糖蛋白型(PG-M-CSF)。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及白血病前期、白血病、淋巴瘤及部分实体瘤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s-M-CSF的高表达,我们实验室过去的工作证明人白血病细胞系J6-1有m-M-CS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J6-1细胞的增殖依赖于m-M-CSF/M-CSF-R介导的“自家并置性刺激”作用;而且不少恶性细胞上有m-M-CS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为研究m-M-CSF及其受体在淋巴瘤中的表达,采用ABC免疫酶标方法检测12例霍奇金氏病(HD)及17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淋巴结冰冻切片中M-CS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表明在HD、NHL标本中可检出m-M-CSF、PG-M-CSF和M-CSF-R的表达。在HD标本中RS或RS变异细胞为阳性:HD标本中的阳性率(75%)及阳性反应强度显著高于NHL标本;阳性反应成丛出现,并且因子和受体阳性标本及阳性反应部位一致,表明m-M-CSF、PG-M-CS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与HD相关,提示m-M-CSF/M-CSF-R介导的“并置性刺激”作用还存在于部分淋巴瘤,尤其HD中。 采用反复冻融J6-1细胞、Sephadex G-100和FPLC Mono Q层析方法纯化J6-1细胞膜上M-CSF样膜结合生长因子受体(MAF-J6-1-R),并采用组氨酸结合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人M-CSF可溶性受体(rh-M-CSF-sR)。二者均可抑制J6-1细胞及另一株高表达m-M-CSF及其受体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结合本实验室的体内实验结果,提示M-CSF可溶性受体在m-M-CSF阳性肿瘤治疗方面可能有应用前景。 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m-M-CSF/M-CSF-R可介导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间的粘附作用,我们以往的结果表明J6-1细胞成丛生长且高表达m-M-CSF及其受体,提示m-M-CS F/M-CSF-R可能与J6-1细胞成丛生长相关。向T6-1细胞悬液、中加入MAF-J6-1-R、rh-M-CSF-sR或M-CS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