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村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有机体,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心脏”。奥林匹克的格言之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在奥运村内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由于主办城市各异使得历届奥运村具有不同的特质,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性和国际性。奥运村丰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促进了主办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奥运村的概念最初是顾拜旦提出的,从概念到实体的发展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奥运村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特别的“精神区域”,具有服务性、象征性与表达性的功能。奥运村由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共同构成,奥运村物理空间涉及城市的土地、水、空气、道路、建筑及其它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其背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奥运村社会关系空间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奥运村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是伴随现代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通讯等等而发展的,展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奥运村物理空间充分地展示了人类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奥运村社会关系空间则是隐性的,然而又是更加重要的,它承载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多样性,彰显了各个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依据奥运村的功能将奥运村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96-1928)早期奥运会的临时性住宿方案;第二阶段(1932-1936)奥运村的探索期;第三阶段(1948-1956)奥运村的发展期;第四阶段(1960-1976)奥运村的全面发展期;第五阶段(1980-)奥运村的可持续发展期。奥运村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住地,而且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但是价值的难以确定和模糊,导致了早期奥运村被技术手段所掩盖,从工程技术角度加以考虑奥运村的建设以及评价,体现了工业化社会中的价值标准,从而也免于复杂的价值判断,反映了在奥运村规划的早期,受到建筑学思维至上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从而导致了奥运村的建设多从物理空间考虑,还无法细致和成熟的加以规划它的社会空间,尤其在战后的艰难时期更加明显。进入新时期奥运村成为一个没有障碍的、具有永久性发展能力的、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尊重环境和生命质量的一个典范,它的先进思想对于现代城市社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