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康德的智性直观理论,从这个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即从《纯批》到他的另外的两大批判,论述了智性直观的活动轨迹,说明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什么时候有和没有只是可能的情形并指出其与物自体、感性知性、理性的关系。接着论述了智性直观的三种类型:正向的智性直观、反向的智性直观和随机的智性直观以及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尤其强调接受意义的正向的智性直观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我们要防范这种接受意义的正向的智性直观的消极作用。在谈到其与真善美的作用时,指出其与神学、知识建构、有限本质与无限本质的关系和审美判断、天才论的影响等等的关系。接着得出随机的智性直观可创新的提出问题,康德的知识建筑术可对之审查,反向的智性直观在可信的知识基础上确立我们的信仰和道德,并让信仰和道德去审视我们的知识建构与工具的本质的设立。在第四章笔者讨论康德的智性直观理论在中西哲学中的影响,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后来者克服了康德的二元论,但违背了理性不可超验使用的原则,所以建构了宏大而高深的唯心论体系。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中,一方面是继承康德的思辨,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忽视客体的实在性与之匹配;另一方面扩展了康德经验的论述,拒斥本体,轻视思辨,使得理论的思辨深度不够,这也是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与现代英美哲学的分野。只有马克思哲学利用“实践”的概念把主客、心物二分的鸿沟填平,既解决知识的普遍性思辨性,又赋予知识的确证性正当性。因此康德的智性直观理论所揭示的矛盾,只是在马克思那里才有了合理的科学的解决。联系中国传统哲学,如中医的学理的哲学基础、对道家的自然同化,儒家的反向的智性直观(当然也结合一些随机的智性直观)的各种理论建构,笔者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即东西方哲学思维是有差别的,我们缺的主要是科学精神,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争取中华民族早日伟大复兴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