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探讨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病情况以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型、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1.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阿森斯失眠量表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进行临床调研,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发病情况。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程度睡眠障碍之间生化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RP、白细胞介素-6)的差异性。3.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的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的量化积分,收集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四诊信息,分析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4.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龄、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PCI史、冠脉病变数、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与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50例,其中单纯冠心病患者(无睡眠障碍)50例,平均年龄为(61.86±6.62)岁,男性31例,女性19例。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300例,男性182例(60.67%),平均年龄为(62.30±6.24)岁,女性118例,平均年龄为(63.22±6.26)岁;重度睡眠障碍者84例,中度睡眠障碍者98例,轻度睡眠障碍者118例;在发病年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例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男性的BMI平均值为(23.02±2.34)kg/m~2,女性患者BMI平均值为(24.68±1.40)kg/m~2;经独立样本t检验后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睡眠障碍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经检验冠心病家族史对患者睡眠障碍的程度无显著影响(X~2=0.016,P>0.05)。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在吸烟史方面存在差异(X~2=32.764,P<0.05)。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在高血压病史方面存在差异(X~2=4.063,P<0.05)。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在2型糖尿病史方面无显著差异(X~2=0.009,P>0.05)。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者在冠脉病变支数上存在显著差异(X~2=23.745,P<0.05)。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者在PCI手术史上存在显著差异(X~2=37.630,P<0.05)。3.对生化指标的影响:LDL-C在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患者中含量不同,合并睡眠障碍者较无睡眠障碍者LDL-C水平明显升高,重度睡眠障碍患者较轻中度睡眠障碍者LDL-C水平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轻度睡眠障碍者LDL-C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睡眠障碍者较无睡眠障碍者IL-6水平升高,重度睡眠障碍者较轻中度睡眠障碍者IL-6水平升高,中度睡眠障碍者较轻度睡眠障碍者IL-6水平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睡眠障碍者较轻度睡眠障碍者及无睡眠障碍者hs-CRP水平升高,重度睡眠障碍者较中度睡眠障碍者hs-CRP水平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睡眠障碍者较无睡眠障碍者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者中气滞血瘀证69例,气血两虚证43例,气虚血瘀证41例,气阴两虚证40例,心血瘀阻证32例,胆郁痰扰证30例,痰浊内阻证12例,寒凝心脉证10例,心肾阴虚证10例,心肾阳虚证6例,肝郁气滞证5例,心火亢盛证2例;重度睡眠障碍者主要证型为:气血两虚证20例,气虚血瘀证16例,气阴两虚证15例,气滞血瘀证11例;中度睡眠障碍者主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21例,气虚血瘀证18例,气血两虚证15例,气阴两虚证13例,胆郁痰扰证11例;轻度睡眠障碍者主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37例,心血瘀阻证18例,胆郁痰扰证12例,气阴两虚证12例。经检验不同睡眠障碍之间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95,P<0.05)。5.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中吸烟史(OR=2.654,95%CI:1.334-7.546)、高血压病史(OR=2.432,95%CI:1.321-10.524)及PCI史(OR=2.765,95%CI:2.032-9.664)对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相关性。结论:1.男性冠心病患者较女性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女性患者的BMI处于超重状态。2.高血压病史、PCI手术史、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与冠心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相关性;高血压病史、PCI手术史、吸烟史为影响中医证型分布的危险因素。3.冠心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较无睡眠障碍冠心病患者的LDL-C、IL-6、hs-CRP水平升高,且睡眠障碍的程度越重,升高的越显著。4.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各不相同,其中以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胆郁痰扰证多见,随着睡眠障碍程度的加重,中医证型由实证逐渐转化为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