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西经济带空间结构重组探析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lielie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西经济带是指以即将建成的宁(南京)一西( 西安)铁路和312 国道为主要发展轴线的邻接地理区域。该经济带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与四条干线铁路相连,无论在完善铁路交通网络还是促进产业转移、加快市场融通、协调东西部发展方面意义重大。文章以宁西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用新经济地理学的不对称均衡思想重点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相关问题;分析了“中部崛起”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目前,宁西经济带多数地区尚处于前工业社会时期。要达到东、中、西的协调发展、逐渐消除区际居民的福利差异、实现“准均衡”的最终目标,使中部地区走出“经济低谷”,对带内空间结构进行重组,建立网络健全、相互协调、机制完备、运行有序的可持续空间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用点一轴理论构建三角形扇面发展模式,宏观上将本经济带纳入扇面经济体系。结合本带的自然和经济要素特征将宁西经济带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合( 肥) 宁经济区、南( 阳) 信( 阳) 经济区。依据三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交通网络、城市体系、政策协调、经济环境的优化等特征将它们概括为: ①合宁中级第二产业空间。本经济区以机电设备、重化工业为支撑,经济要素以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人才、信息、中介服务为主要内容;交通和信息网络相当完善; ②关中初级第二产业空间。本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前期阶段,交通网络趋于形成;农业不再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撑,自然力基本不再是人们生存的制约因素;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③南信第一产业空间。该经济区目前对第一产业仍有很大的依存度,农业生产尚处于自然力的支配之下;以城市为主要节点的体系正在形成;要素流的规模小、周期长,并以初级技术的劳动力和初级的农矿产品为主;城乡的“二元模式”仍然存在,网络发育迟缓。因此,本研究认为南信经济区应以完善城乡网络为突破;以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导思想;借助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积极培植中小产业集群。文章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对各个经济区尤其是南信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筛选出了南信区的主导产业。指出在本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性。然后,通过宁西经济带城市体系相关指标的研究对比,发现宁西经济带的城市体系在南信地区还处于幼稚发育阶段,并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地段。综合以上要素,作者提出了“一轴、二核、三区”的空间重组模式。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学习网络的培育问题。最后文章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宁西带空间重组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区域经济在推动产业升级、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是否贯彻生态经济理念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重组的关键。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以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研究了德化县生态旅游开发。文章从社会背景、环境条件、生态状况、区域旅游环境条件、客源开发条件等几
A dynamic range extension scheme applied to a time delay integration(TDI) CMOS image sensor(CIS)is presented. Two types of pixels with higher and lower conversi
本文借鉴整体协调规划理念、持续发展理念、协商规划理念、问题型规划理念、动态弹性规划理念,结合现实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空间发展模式,论述了西部都市圈规划的总体框架和
该文在分析传统县级土地利用调查技术的基础上,主要从调查技术路线、影像处理技术、影像判读模式、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1:1万土地利用图编制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利用高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之间相互依赖、关联互动的关系将进一步加深,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决定性的因素,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而
增长三角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自从出现就获得了迅速发展,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阅读大量有关增
本文对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指出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