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积累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占我国人口很大比重的农村女性的素质不容忽视。虽然中国的各项法律政策高度重视对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但投资的结果仍不容乐观。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从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入手,揭示了农村女性在健康状况、受教育状况、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迁移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投资的临界点、家庭贡献率以及影响预期收益的要素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本文对人力资本投资临界点的初步探讨,仅仅是在理论上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但是因为(1)农村女性从业的多样性。一部分人在家务农,另一部分人外出打工,二者在很多方面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不能以同样的标准和同样的计算办法来衡量她们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和临界点问题。(2)在家务农的女性,其收入很难鉴定,而且她们对家庭的贡献率中,家务劳动作为无报酬劳动,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鉴定这部分劳动的价值,因此,农村女性在家务农的收入难以确定。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本文的探讨只是形成一种研究的思路,还有待于今后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农村女性从业的更加规范来形成一套成熟而系统的计算模式。结合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作者的思想观点,进一步揭示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开发的优势所在:(1)因为女性具有性别优势,在对家庭的贡献和影响方面,比男性广而深,所以提出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可获得比男性更高的增值收益、投资回报率;(2)女性人力资本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一方面因为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长,另一方面,女性用于休息和休闲的时间比男性少的多,这样就延长了女性市场劳动时间(也即工作时间)和家庭生产和消费时间(即家庭劳动的时间)。农村女性的时间因为琐碎的事情被分解成了零散的时间段,难以形成集中时间段,很容易被浪费,所以本文认为集中整合农村女性的零散时间可以使她们的人力资本具有时间上的优势,从而有更广阔的开发空间;(3)家庭生产率的提高会缩短女性用于无报酬的家务劳动时间,使她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报酬率较高的市场劳动,促进农村女性更高的劳动力参与率,也可以提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可见报酬率的比重。据此提出增加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中,“认识-劳动力市场-宏观管理”为主线的一系列对策。论文主体内容分六章进行。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指出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为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奠定了本论文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为投资收益方面的理论探讨,阐明了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必要性和前景。第四章为投资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相对的优势分析,进一步突显女性的优势。第五章为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