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龄学儿童心理特征的书籍装帧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是人类思想交流、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重要工具,是儿童求知、启迪智慧、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打基础”阶段。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习惯的养成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学龄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交流方式,能对儿童的一生带来无可厚非的益处。优秀的少儿期刊有助于学龄前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掌握基本的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和生活、劳动技能,发挥着其它教育途径和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市场上儿童书籍种类繁多,书籍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依我拙见,一本好的书籍除了有健康的知识和精美的装帧外,还应该符合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形象鲜明、色彩生动、充满童趣、积极向上的儿童书籍,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这时如何去设计书籍,让它更好地引导儿童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何根据儿童多变的心理,设计出有特色、适合学龄前儿童心理成长的儿童读物,成为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课题。   本文着重针对学龄前儿童书籍装帧中的版式设计、文字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等基本设计,进行探讨并分析不同设计形式在儿童接受知识时所带来的不同作用和效果;分别针对学龄前不同年龄的儿童、不同性别的儿童以及“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从儿童最根本的需求出发,以示实用、通用、关怀等设计理念。并继承以往好的研究方法,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摒弃过时淘汰不合理的设计,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思想和技术,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努力。
其他文献
基于非可见性数和关键点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隐藏曲线的消除算法,并应用该算法来确定三轴数控铣削的可加工性区域,从而可避免相应的刀具干涉,为数控加工中的干涉检查及消除提供
中国的人物木雕目前多数仍然是以神话或者是民俗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为主体,带着较强的装饰性,大部分作品还是属于传统的工艺美术范畴。仅有极少数艺术家及美术院校学生在尝试新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