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武汉市青少年抑郁症状及儿童期创伤的发生情况,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及心理弹性的关系,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5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共6406人,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评定童年期创伤经历,心理弹性问卷(CD-RISC)评价心理弹性水平,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筛查抑郁症状。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和录入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运用AMOS 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主要运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共发放6721份问卷,回收6406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95.3%。男生3308人,女生3098人;小学2628人,初中3057人,高中721人。1.研究对象抑郁症状现况及人群特征比较:共有1041人(16.3%)存在抑郁症状。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生(P<0.01),16岁年龄组、中学组、有抑郁症家族史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P<0.05),父母文化程度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对象儿童期创伤状况及人群特征比较:共有2099人(32.8%)存在儿童期创伤。男生儿童期创伤检出率高于女生(P<0.001),初中组、有抑郁症家族史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少年儿童期创伤检出率较高(P<0.05),年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对象心理弹性现况及人群特征比较:研究对象总体CD-RISC平均得分为62.97±18.72。男生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女生(P<0.001),10~13岁年龄组、小学组、无抑郁症家族史组、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文化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心理弹性水平较高(P<0.05)。4.青少年抑郁症状与儿童期创伤及心理弹性的关系:有儿童期创伤组的青少年抑郁症状得分均高于无儿童期创伤组(P<0.001),心理弹性得分低于无儿童期创伤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儿童期创伤经历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心理弹性是青少年抑郁的保护因素。5.心理弹性在儿童期创伤和抑郁症状效应占总效应的10.2%。6.心理弹性在儿童期创伤和抑郁症状间的调节效应检验:心理弹性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症状间调节效应显著。结论:儿童期创伤和抑郁症状在武汉市青少年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在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状况等因素间存在差异。儿童期创伤正向预测抑郁症状,心理弹性在二者关系间起保护性作用。因此,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和干预,不仅可以通过避免或减少儿童期创伤,还可以通过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增强心理弹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以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