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会造成多种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是其中最主要的病变之一。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遗传因素、高血糖引起的代谢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病理表现为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肾小管萎缩等。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降脂以及终末期的肾脏替代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控制病程进展、减轻症状、控制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属于中医学“尿浊”“水肿”“肾消”等范畴。但目前临床上中医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尚未有统一标准。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的中医学证候特点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方法及结果采取回顾性统计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6例患者,统计其中医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各期并发症/合并症情况,对统计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本虚证,Ⅲ期气虚证最多,占54.29%;阳虚证最少,占31.43%。Ⅳ期阳虚证最多,占77.03%;阴虚证最少,占18.92%。Ⅴ期阳虚证最多,占74.63%;阴虚证最少,占13.43%。标实证,各期均以血瘀证居首位,Ⅲ-Ⅴ期血瘀证所占比例分别为:51.43%、50.00%、55.22%。(2)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在阴虚证最高,在水湿证最低;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水湿证最高,在阴虚证最低;糖化血红蛋白在燥热证最高,在水湿证最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D-二聚体、尿素氮在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3)并发症与合并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脑梗塞在各期的患病率未发现统计学差别,而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在各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随病程的进展发生演变,Ⅲ期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Ⅳ期与V期均以阳虚证、气虚证为主,而阴虚证不再明显,瘀血证贯穿糖尿病肾病的Ⅲ-Ⅴ期。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其数值在不同证候中存在差异;心功能不全患病率V期明显高于前两期。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