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从而引起气候变暖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过去250年间,大气CO2浓度增加31(±4)%,其中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所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其主要方面,每年因土地利用变化向大气释放136(±50)~156Pg C,占人类总排放量1/3以上。因此,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碳排放背景值,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演变趋势,为调控土地利用方式来减少碳排放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广元市为研究对象,在已有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基础上,根据广元市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和1990-2010年广元市能源消耗等资料,分析广元市过去20年的碳排放变化趋势和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剖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低碳政策的关系,最后提出控制碳排放的政策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碳排放量明显增加。从1990年的2105万t增长到2010年的3976万t,增长幅度为88.88%。根据区域碳排放量的增长变化趋势,未来几年广元市的年碳排放量估计在4000万t左右。(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挥着不同的碳源或碳汇功能。在广元市,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之一,它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9%以上。林地是最大的碳汇,20年间林地的碳汇能力有所增长。建设用地碳的排放量从1990年的2732万t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4911万t,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08.95万t。1990年林地的碳汇量最小为593万t,2010年碳汇量达到最大值936万t,增长了57.84%。水域、草地、未利用地三者的碳吸收总和基本能抵消耕地的碳排放量,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较小。(3)广元市碳排放的空间差异显著。按照行政区域,利州区的碳排放量最大,年平均碳排放量为1603.8万t。青川县的碳排放量最小,年碳排放量仅只有13万t,其次,剑阁县、苍溪县和旺苍县三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处于广元地区的中等水平,且比较稳定,年碳排放量在300-500万t的水平。朝天区和元坝区的碳排放量增长迅速,变异较大。(4)广元市碳排放量随GDP的增长而增加,但GDP规模不同带来的碳排放量增加速度也不同。在GDP规模较小时碳排放量增加较快,随着GDP规模扩大碳排放量增速放缓。广元市实施的一系列低碳化政策对于减缓碳排放增速作用较大。广元市碳排放量与第一产业呈高度负相关,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呈正相关,第三产业与碳排放量的相关性更高。(5)未来应该从明晰基于碳排放控制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建立基于碳排放控制的低碳发展支撑体系角度促进广元市低碳发展,控制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