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固始县M乡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对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研究,比较全面、直观地展现了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基本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和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介绍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等。
第一章描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现状。本章分别就当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和危害进行了描述。
第二章侧重叙述了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本章借用调查问卷、案例和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四个基本原因,即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单位原因和社会原因。
第三章侧重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工作干预方法。在分析传统的干预措施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原则以及方法。
结语和思考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结论、局限进行说明,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