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和丝绸一样,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华瓷外销始于汉,发展于唐五代,兴于宋元。明初郑和下西洋是官方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华瓷外贸活动,适应了近代早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勃兴的历史趋势。明中后期至清中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华瓷外销的顶峰时期,华瓷外贸空前发展,销售范围更广,贸易活动更趋频繁,陶瓷贸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增强。其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及原始资本积累的需求、欧洲华瓷收藏风潮的兴起及中外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变化等。从清中期开始,欧洲和日本等地制瓷技术业已十分成熟,瓷业生产迅速发展,国外对华瓷的市场需求降低,再加上,此后清王朝外患、内乱加剧,在对外贸易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华瓷外贸总体规模下滑。华瓷外销对西方文化艺术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影响了西方艺术史上巴洛克艺术风格向洛可可艺术的转变,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瓷器生产工艺的交流及中外人员往来,拉动了中国瓷业生产的发展和瓷业经济的增长,并成为该时期中外贸易主要形式之一。总的来看,中外陶瓷贸易的蓬勃发展加强了这一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