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群体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压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公务员作为公共服务的承担者,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压力也不容小觑。目前,对于公务员压力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定性的阶段,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 本论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公务员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通过访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采用项目分析、因素分析、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探讨了我国公务员压力源的内在结构;公务员的总体压力水平;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压力感受差异;并对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压力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 公务员的压力源结构是多维的,初步确定为9因素模型,这9个因素分别是:“住房问题”、“社会支持”、“工作负荷”、“职业发展”、“子女问题”、“家庭收入”、“人际纠纷”、“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 (2) 我国公务员群体中压力普遍存在,总体上处于中度的压力状态。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压力维度具有一定的影响:①男性公务员的均有总体压力感受要显著高于女性公务员。②不同年龄的公务员在“子女问题”和“个人生活”压力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41-50岁年龄的公务员“子女问题”压力大,而“51-60”年龄的公务员个人“生活”压力大。③不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在职业发展压力感受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工作年限在4-8年的公务员在“职业发展”的压力感受最强烈。④不同婚姻状况的公务员只有在工作负荷上有显著差异,已婚的公务员在“工作负荷”上的压力最大。 (3) 公务员压力对心理健康的3个维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作用。①“个人生活”“社会支持”和“工作负荷”压力对心理健康中的“身心症状”有更显著的影响和较强的预测作用。②“社会支持”因素对心理健康中“焦虑”问题有很显著的影响和预测作用。③“工作负荷”、“人际纠纷”、“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中的“抑郁”维度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和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