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20世纪以降,“身体”一跃成为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被关注的焦点。上世纪至今的西方视觉艺术史,充满着自我革新的动力和精彩纷呈的演绎。随着艺术价值、观念的不断更迭与涌现,艺术表达方式的不断丰富与更新,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科技进步等外部力量的渗透与启迪,“身体”日益凸显出独立的价值,衍生出前所未有的维度和语义。以“身体”为考察的核心,以跨学科的视角展开研究,思考艺术领域中传统“身体”解构的动因,梳理“身体”在崭新的艺术文化语境中逐渐延展的脉络;探讨20世纪至今西方视觉艺术中“身体”的独特样态和属性;解读相关实践与理论的交互影响,剖析“身体”的审美观和艺术表达发生深刻变革背后的原因,是本文的旨趣所在。论文的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追溯视觉艺术中的“身体”在上个世纪“蜕变”和“新生”的原因及过程。从表达的主题和功能来讲,传统艺术中的身体主要可以概括为“神话之躯”、“上帝之躯”、“人”之躯、“性别之躯”和“世俗之躯”。“身体”“人间化”的过程,也是主体的“人”觉醒的过程。作为审美观照对象的“身体”,一度受困于逐渐固化的审美标准和形态。在经历了20世纪跌宕起伏的艺术形式与观念革命之后,“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很快过时,“艺术”和“艺术品”被重新定义,新媒材接踵而至,日渐耗竭的“身体”也被激活。“身体”迎来了新的“启蒙”。第二章解读了在现当代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影响下,视觉艺术中的“身体”所呈现出的被“生产”的“物化”状态。机器复制时代和拟像时代背景下,艺术中的“身体”作为社会嬗变的造物,呈现出冷漠疏离和去人性化的景象。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日趋消弭,可消费的“身体”的物质性凸显,畸变的身体意象滋生。艺术家在“身体”的微观世界里戏剧性地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人的异化,揭示出宏观“社会身体”的脆弱、挣扎和焦虑。第三章以“作为‘场所’的‘身体’”为主题,着重探讨其与“空间”的相互归属关系。从这个视角出发,将20世纪以降视觉艺术中的“身体”大致分为三个空间维度或者说三种身体意象,即“遭幽禁的身体”,“社会剧场”中的身体,以及作为“人体度量衡”的身体,通过对作品的释读,思考其在变化的、关联性的、情境性的存在之中,作为新尺度、新源泉参与到更庞大空间构建之中的实现途径。第四章探讨了20世纪以降西方视觉艺术中的“身体”最独特的属性——“媒介性”。广义的“行为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是最能体现出身体“媒介”属性的两大类“新生”艺术样态,公共性、表演性、体验性、科技性和延展性是其与时代紧密契合的典型特征。从“媒介”的角度对“身体”进行考量,也能够反映出在艺术与科技联姻的过程之中,身体自身“媒介化”的一个大致理路。第五章审视了在新的文化社会景观中,西方女性艺术家作品中“身体”的觉醒、自白和宣言。以数位代表性女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参照系,透过其作品传达的“身体观”和价值观,管窥“身体”如何抵抗被掩蔽、被注视、被规训、被物化的命运,逐渐成为获享自由的情境和媒介。结语部分对20世纪至今西方视觉艺术中“身体”的内涵和外延,表现方式、观念流溢、媒介取向、社会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以“身体”为出发点建构“身体的艺术史”,拓展出一个考察“艺术”乃至人类社会自身的崭新理论空间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