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引导下的小城镇形象塑造研究——以上海崇明县陈家镇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小城镇形象在继承与更新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城镇历史文脉缺失、地域风情弱化、形象日渐趋同等,导致越来越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政绩效益的博弈中丧失殆尽。那些依靠旅游产业带动发展的小城镇也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沦为一种低俗守旧、日趋衰微的大众旅游“自留”地。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论文围绕小城镇形象塑造的核心命题,以生态旅游开发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环境生态维育理念,突出视觉审美的旅游品质,促成有着生态资源的小城镇持续、良性的发展。小城镇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是在面对旧有的传统旅游模式对小城镇环境的负面影响下而产生的新理念、新方法。论文以生态价值为导向,建立新的规划理念,采取新型的自然旅游形式,使之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分析小城镇生态旅游的特征与优势,明确旅游行为与小城镇形象的关联性,梳理旅游对小城镇形象的影响因素,探求生态旅游对小城镇形象塑造的引导途径。把城镇识别系统应用于城镇形象建设中,将生态思想融入到旅游理念、视觉、行为三个层面,分别提出形象塑造的策略与建议。  本文对小城镇形象的研究以生态旅游为导向,把“自下而上”的生态理念作为小城镇形象塑造的先决条件,既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保证了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以营造特色为宗旨,在保留原真的生态聚居与生活模式的前提下,建设富有生态特色的旅游城镇。本文在动力机制上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我国具有生态旅游资源的小城镇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临夏市,作为临夏州中心城市,属于典型的“大区域弱中心”,由于行政区划的刚性束缚,呈现出承担地区中心城市的使命与发展腹地不足,临夏市、县一体化基础优势与现实各自为政的
遗址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记忆,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随着人们对遗址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遗址保护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众多的遗址保护方式之中,遗址公园这
剧场建筑是文化与建筑结合的产物,其建筑性质和使用功能复杂,据调查,我国已建成的剧场中,有相当多的剧场存在质量缺陷,不能满足演出团体和观众的使用要求。造成这一现象有多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也逐渐由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农家乐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开发规划引起了国内各界学者的关注。苏州是全国著名旅游城市,
在中国现代民主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正不断地增强,而权力意识依然是行政部门最痴迷的终极手段,权力与公众意识下的建筑空间博弈仍在不断上演。  本论文以权力和公众意
传统村落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和见证着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真实反应,各个历史阶段活动轨迹都在现存的传统村落
苏州西山传统村落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村落群之一,其空间形态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苏州西山经济的
聚落为居民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是人类聚居的栖息地。聚落的产生及其形式与人类利用自然有关,它也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一种结果,是人类从古至今繁衍和发展中才智和文化的体
住房保障问题关乎社会重要民生民意,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所实施的解困策略更是备受关注。以规划设计视角作为切入点探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综合性问题,有助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和关系演进的新阶段。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命题。据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