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西传统村落作为北京典型的古代驿站山地型村落,为研究北京地区乃至北方地区的聚落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料。但是,这些传统村落由于诸多原因出现生活设施落后、传统风貌破坏甚至空心废弃等一系列问题,亟需相应的更新改造措施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对于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而言,除了包含建筑、院落等“内部空间”外,还包括街巷、广场等“外部空间”。当前对于传统村落更新改造的焦点多集中于建筑和院落本身的内部空间,对于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取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但由于一系列历史和人为因素而逐渐没落的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适应性更新改造措施进而实现对传统村落的激活。本文第一章是对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更新改造的研究背景、课题来源、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理论研究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此梳理出论文的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现状的解析,首先从村落整体层面提出外部空间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是将调研的京西村落进行现状评价,并将每种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为下面章节提出普遍性的解决策略提供依据,最后提出外部空间更新改造的内涵;第三章是对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类型进行分类,并且对每一种空间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第四章是根据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更新改造措施,一方面是归纳总结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更新改造的实践与方法,另一方面是广泛借鉴其他地区传统村落外部空间更新改造的方法与措施,为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更新改造提供多选择、多视角的方法;第五章是以房山区水峪村的古道、古碾、制高点等外部空间的更新改造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文化、空间特点、村民需求等全方位的考虑,采用第四章所提出的相应更新改造措施,实现对水峪村外部空间的活化与再生,从而为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更新改造提供切实可行的案例参考。本文通过对京西传统村落外部空间更新改造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村落外部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既能够成为村民日常交往的场所,提升村民的生活空间质量,又能够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保护并传承下去。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成为当前村落复兴战略的重要补充,让日渐衰败的乡村能够获得再发展的动力,让乡村变成生活有保障、生产有支撑、生态可持续的宜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