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水热技术,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控,合成了五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Ni(phen)2][SiMoⅥ10MoⅤ2O40(VⅣO)2](trea)2·2H2O 1,{[Co(phen)2]2[SiMoⅥ8MoⅤ4O40(VⅣO)2]}{[Co(phen)2(H2O)]2[SiMoⅥ8MoⅤ4O40(VⅣO)2]}·3H2O 2,{[Co(phen)2]2[GeMoⅥ8MoⅤ4O40(VⅣO)2]}{[Co(phen)2(H2O)]2[GeMoⅥ8MoⅤ4O40(VⅣO)2]}·5H2O 3,[Cd2(phen)2(betc)(H2O)]n 4,[CuS(4,4’-bipy)]n 5(phen=1,10’-phenanthroline,trea=triethylamine,4,4’-bipy=4,4’-bipyridine,bet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ate)。对这五种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它们的IR,EPR,XPS,TG及荧光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1,2和3都是基于饱和Keggin型多金属氧簇构筑的,形成了延伸框架结构,而且饱和Keggin型多金属氧簇的骨架结构完全保持。在化合物1中,{Ni(phen)2}配合物片段与[SiMoⅥ10MoⅤ2O40(VⅣO)2]2-多阴离子中{VO}基团上的O原子共价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和3是同构体。在化合物2中,[SiMo8ⅥMo4ⅤO40(VⅣO)2]4-多阴离子作为四齿配体,通过{VO}和{MoO}基团上的O原子与{Co(phen)2}配合物片段共价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在该化合物中,存在孤立的[Co(phen)2(H2O)]2[SiMoⅥ8MoⅤ4O40(VⅣO)2]十六金属簇,它们作为客体嵌入到二维层之间,形成主-客体框架结构。这种由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组成的主-客体框架的报道尚属首次。化合物4展现了双核金属单元通过羧基桥连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其中,1,2,4,5-均苯四甲酸配体显示了多样有趣的配位模式。化合物4显示出了较强的荧光活性,可以作为潜在的光活性材料的代替物。化合物5展示了由{Cu2S2}二核单元与4,4’-bipy构筑形成了二维(6,3)网络结构,二维网络之间互相贯穿,形成中性的三维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