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命题之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民进城的过程;是土地用途改变的过程。总之,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是基于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比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城市化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更加棘手。粮食安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常发展与延续所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推进具有密切的联系。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城市化的发展对于粮食安全而言,却具有双重意义: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耕地减少。但城市在土地整合方面的优势,又将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高素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但农业人口的减少,又有利于粮食的规模化经营;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但城市经济的发展,将会为粮食安全保障提供资金支持。鉴于此,我们在思考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法律保障时,有必要追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应包含哪些具体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本文站在肯定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阶段的立场,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就以上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粮食安全法律保障制度构建作了适当前瞻。全文由6章构成:第一章——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理论概说。考虑到“城市化”这一概念源自国外,粮食与粮食安全的属性与性质在学界还存在一定争议,故本章以主流的观点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城市化”、“粮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梳理与说明。本章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通过主流理论观点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说明,大致勾勒出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意蕴,从而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奠定必要的观念基础。其二,是通过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发现既往研究的缺憾,由此说明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现时代意义和本文力图解决的困扰粮食生产的“地”、“人”、“钱”问题。第二章——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路径选择研究的是“经济法为什么能作用于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这一命题。在简单分析了市场机制与政策手段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缺陷之后,通过分析粮食安全保障彰显的法律价值、我国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历史机遇和传统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局限等问题,建议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尤其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发挥经济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制度优势。第三章——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法律制度试图回答“在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如何破解土地资源难题”这一课题。本章无意于展现耕地保护法律保护制度的所引申出的所有问题,惟就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耕地保护要求做出追寻。笔者以为,若要保障粮食安全,则必须守住耕地保护这根底线,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化。第四章——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探究的是城市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必要数量与素质的粮食生产劳动力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法律支持体系,激发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实现城市与乡村合理的劳动力流动。在一系列的支持制度中,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其重点内容,并以此引领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第五章——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探讨的是“如何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这个问题。本章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对于国家公共财政的占用等问题,意在说明,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我国农业补贴在粮食安全保障上存在着巨大的使用与操作空间,目前农业补贴使用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财政补贴法律制度上的经验,以为我所用。第六章——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延续了第五章的思维逻辑,将金融支持作为财政补贴的重要配套措施,共同破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粮农民收入过低、农业机械化无资金推进和农民生产贷款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助力粮食生产法律保障。在本章中,笔者在金融支持的框架下,着力从发展金融组织、完善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金融支持的法律制度作出了一定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