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音是语音流变的表现之一,又音研究对于探究语音发展脉络,现代汉语审音都有影响。但古籍中部分汉字字形复杂,识别困难;古籍的释义模糊多变,错综复杂,需要专业知识进行辨析。因此,大多数的古籍研究都处于手动工作的阶段。然而,随着信息处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全面实现和深入应用,古籍经典的数字化处理逐渐成为学界探索的课题。方法的改变给本体研究带来新视角。《广韵》是中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韵书,其中又音所占的比例较大。经统计,《广韵》又音韵字有3746个。首先,我们以张士俊泽存堂本《宋本广韵》为底本,以周祖谟《广韵校本》和余廼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为参考,来校对《广韵》数据库。确定《广韵》又音显性标志后,使用SQL程序语言编辑查询代码,辅助使用Access数据库的功能,依据又音标志的差异进行归类搜索以及穷尽式统计,得到3746个《广韵》又音。其次,使用C#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语言,制作并优化《广韵》又音检索系统。对《广韵》又音读音个数进行区分,得到不同的检索范围,使得检索条件多样化;对检索系统功能进行初步优化,实现检索功能丰富化。再次,统计出又音字的读音个数情况,并初步观察又音读音在各韵部的分布情况。最后,探析了《广韵》部分又音。对《广韵》引用《说文》又音进行分类,指出引用音切不同,主要是因为语音的变化,方言俗语的差异所致;对《广韵》“本音”中的来源进行归类,认为《广韵》注释中的“本音”有些并不符合汉语史的本音概念,有些是《说文》音,韵字词义引申,词性改变而导致读音的改变。本文运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数据处理的工具,相信是本体研究方法转变的一次积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