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步行街作为最富活力的城市开放空间,以它自身特有的功能在城市景观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强烈的视觉冲击、优美的绿化环境、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充足的活动场所已经成为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然而,很多商业步行街还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街道风貌千篇一律,服务设施缺乏等问题并不少见。因此,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研究商业步行街景观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步行街及其景观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构成要素。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总结筛选,借助AHP法(层次分析法)对食品街、中正天街、北美N1文创商业区、青龙古镇四条太原市特色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希望找到适合太原市自身的步行街景观建设模式,满足人们对活力街道的向往,研究结果如下:1.在AHP法的基础上,结合导师与同学的意见从功能、环境、美学与文化属性三个层次构建了共29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同一层次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重要程度的比较,通过计算发现功能层次权重最高,环境层次其次,美学与文化属性权重最低。29个指标里,交通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无障碍设施完善度、场地日照、通风等指标权重较高,街道宽长比、地面铺装美观度、雕塑小品美观度、附属设施美观度以及时代特色权重较低。得出指标权重后,对四条街道的29个评价指标分别进行评分。经过计算最后得出四条商业步行街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中正天街整体景观质量最高,评分达到了3.49分,然后依次为青龙古镇、食品街、北美N1文创区,评分分别为3.25、2.96、2.91。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相比较具有一致性。四条商业街的评分均没有超过四分,说明太原市特色商业步行街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虽然各有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无障碍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绿化率较低;空间序列性较差;地域特色不明显等。2.本文针对四条街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策略。一是完善交通系统,主要是完善无障碍设施以及标识系统、增设电动车、自行车停车位;二是增设座椅、公厕、烟头收集器等服务类设施,更新陈旧设施,满足人们的需求;三是整治空间界面,保证街道界面的整洁度与连续性;四是重塑空间尺度与序列,加强起—承—转—折变化;五是充分利用场地自然环境,改善人工环境;六是突出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