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晓声小说《人世间》致力于民生问题的书写,其缘由有:对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的呼应、中外创作传统的影响以及个人生存经验的激发。民生问题书写顺应底层文学写作思潮,将职工下岗问题作为重要关注对象,在写作过程中走出作家将苦难极致化的写作困境,又不可避免地迈入借底层关注自身群体“底层”境遇的“困境”。梁晓声在阅读过程中受中外创作传统的影响,西方著作中人民立场的创作原则潜伏在他的写作思想中,忧国忧民的中国文人传统在他的身上得到沉淀与延续。他受个人生存经验的激发,早年的成长经历赋予他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培养他强大的感受能力和共情能力。民生问题的书写离不开乡愁的催发,梁晓声将如影随形的乡土情怀寄托在关注广大民生方面,彰显了人的生命价值。梁晓声小说《人世间》民生问题的书写主要聚焦于底层群众的谋生图景、知识分子的“流浪”遭际和官员干部的负重前行处境三个方面。底层群众的谋生图景主要表现在底层百姓想凭借结婚提高社会地位,依靠“好人文化”解决住房问题的烦恼,寻求摆脱就业医疗困扰的突破口,这背后体现的是作家对婚姻世俗功用性特点的展示,对善恶因果民间伦理的宣扬,对社会资源分配弊端的深刻剖析。知识分子的“流浪”境遇也是他们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他们面临坚守自由独立和沉溺名利的选择。这是梁晓声对时代变迁中流浪知识分子生存的思考,同时寄寓着对自我这一群体的理想期许。人民公仆为解决普通群众的民生问题时,承担着“净化”社会环境和舍我救赎他人的责任。从庙堂角度看民生问题的处理,既提供了审视政治、社会环境的视野,又彰显了梁晓声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价值立场。梁晓声小说《人世间》民生问题书写的艺术表现有:建构南北城乡叙事空间、传递内蕴丰富的民俗意象和运用雅俗兼收的语言艺术。小说所建构的闭塞古朴的贵州山村与包容坚韧的东北城市这两处艺术空间。在特定空间内,作家力求展示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人们的生存意志的差异、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命运轨迹等。民间曲艺与民间信仰的民俗意象传达出梁晓声对民间精神文化生活的深入思考,民间曲艺内容与形式的几经更改表征着大众娱乐习惯的嬗变,民间信仰所蕴含的道家文化则具有缓解社会压力的积极作用。小说运用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无论是思辨哲理性的精英语言,还是粗粝平实的民间语言,都体现了梁晓声作为一名生活者和创作者的深刻思考与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