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密事关企业生死存亡,是决定企业能否立足于行业中的一把尖刀,也是战胜于其他企业的利器。从2000-2012年,企业泄密事件屡见不鲜,从药物配方到客户信息,从技术图纸到合成材料等,无疑,这些事件统统将手指向—泄密,作为企业的生命源泉,核心机密一旦被他人挪用,自身会陷入囹圄,尤其是在服务产业中,有些企业的机密没有实物,例如软件操作程序,一旦遭到剽窃,即便是掘地三尺找实物佐证也是十分困难的。中小型企业对待可能的泄密该何去何从呢?本文以守密人员为研究起点,以保密人员最优数量为研究目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探索出企业保护核心机密的可行之法。首先较为全面的查阅前人的理论贡献,厘定守密人员、机密控制等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述评服务型中小企业在保护核心机密方面的诸多漏洞;其次对守密人员最优数量选择的剖析,其次对守密人员最优数量选择的剖析,重点分析、归纳中小企业保护机密的措施、方法,探求服务型企业在泄密方面的最佳防护方式;最后通过规范性分析和人实地数据的检验,试图找出服务型中小企业在守密人员选择上的最优决策经验。守密与盗密互为因果,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中小企业在机密安全方面的最优人数大约为3~5人,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企业在机密保护安全方面的最优人数的选择是以成本为前提的,并且守密人的最优数量并非所有企业都一样,这样也就保证了本文研究的实用性。从战略层面上看,并非企业的规模越大所选择的守密最佳人数就越多,而是需要衡量企业自身的条件以选择最佳的守密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