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和任务。自此以后相继出台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等重大改革举措,牵引着中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向内涵、从规模向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成就,大学办学思想发生重大转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由于中国现实体制内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以国家战略牵引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模式难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这四大改革举措的实施情况如何,改革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二十多年间的四个重大改革举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211工程”、“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重点考察这四大改革举措的实施情况和建设成效。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阶段性特点和主导性特点。在回顾总结四大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本研究审视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意志主导和行政权力越位的大学运行逻辑错位问题;二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大学职能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三是大学定位趋同、学科发展同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的大学发展缺乏自身特色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改进策略思考:首先应遵循大学发展内在逻辑,坚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坚持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统一;其次应坚持大学职能协调发展,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使命,履行社会服务神圣责任,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再次应打造大学自身特色,明确自身定位,发展特色学科,培养特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