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对前苏联列宁时期海报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345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列宁时期,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和海报设计得到迅猛发展。提及前苏联的海报艺术,首先使人联想到的是斯大林时期的政治宣传画,进入人们视域里的多是以英雄偶像和政治领袖等为题材,采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社会主义政治宣传海报。这类海报题材固定,创作形式单一,多以“写实”图片配以醒目的政治标语口号来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但实际上,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塔特林、李西斯基、罗德琴科等为代表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抨击“为艺术而艺术”的信条,开始探索艺术与设计的融合以适应新政权设计的要求。对抽象艺术语言的认同,以及艺术理想和承担社会使命方面的一致性,使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中的抽象艺术与海报设计都承担起了“建构未来”的使命,这一时期先锋派艺术和海报设计出现了融合现象。先锋派艺术的一些抽象艺术语言被应用于海报设计中,使十月革命后的海报设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与绘画的分离,并结合了俄罗斯主要先锋艺术流派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来自“立体—未来主义”、“光辐射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因此,列宁时期的海报设计呈现出不同于斯大林时期说教式的“写实”表现,而是具有了“抽象性”的特征,海报设计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本文以前苏联列宁时期的海报设计为主线,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入手,结合当时大量的海报图片,归纳出列宁时期海报的艺术特征。主要运用综合归纳、比较分析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20世纪20至30年代俄罗斯先锋艺术流派对前苏联列宁时期海报设计在抽象形式上的影响。通过探讨俄罗斯先锋派的抽象艺术和构成主义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影响及其意义,认为无论是抽象艺术对几何抽象造型语言的探索,还是构成主义对组合元素间的视觉秩序及逻辑形式的“构成”试验,至今仍是当代海报设计的主流表现“语言”,“抽象”和“构成”对当代平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列宁时期海报艺术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从俄罗斯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20世纪初俄罗斯的前卫艺术思潮两个方面分析列宁时期海报艺术的成因。对先锋派艺术和抽象艺术做了概念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俄罗斯先锋艺术主要流派做了简要介绍,总结了先锋派艺术现象的特点。第二章从十月革命后的政治艺术环境入手,论述了前苏联列宁时期政治宣传海报的产生、发展以及十月革命后构成主义海报设计的探索,总结了列宁时期海报设计的艺术特征。第三章分析了先锋派艺术对海报设计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基础以及俄罗斯主要先锋艺术流派对列宁时期海报设计在抽象形式上的影响,简要介绍“立体—未来主义”、“光辐射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成因,重点分析了“立体—未来主义”对海报设计形式的影响,“光辐射主义”对海报设计色彩的影响以及“构成主义”对海报设计结构的影响。第四章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启示及其意义,论述了构成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及对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总结抽象艺术对当代海报设计的启示意义。通过对当代著名海报设计家的经典海报案例的分析,探讨当代海报设计对俄罗斯先锋派抽象艺术的借鉴。
其他文献
详细介绍了GB 1354-2009《大米》国家标准修订的意义、过程和方法,分析了GB 1354—2009与GB1354—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闸述了GB 1354—2009修订的依据,并对GB 1354—2009进行
为了促进制造业企业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核心竞争能力,依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要求,基于全国35个制造业行业、6个省市、约3 000家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
针对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的特点,重新定义了应用于连续空间优化的萤火虫算法的各种相关操作,并对萤火虫算法的迭代规则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面向装配序列规划问题的改进型离散萤火
随着中国航空客运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航空公司的经营者、投资人在不断地寻求国际、国内战略合作伙伴的同时,也积极地探寻着提高企业自身经营效率、改
针对基于模型定义技术对工艺设计带来的变革,在定义工艺模型、工序模型和工序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型定义环境下的三维机加工艺设计模式。以工艺方法为核心,集成工
川上弘美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在踏入文坛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内容丰富多彩,有小说、随笔、评论等多种体裁表现方式。其中小说篇目最多,最能代表川上弘美的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转变,自行车文化逐渐由代步向骑行发展,国内骑行文化方兴未艾,且大有蓬勃发展之势。骑行者的用电设备众多,却常常遇到供电不足的问题,很显
长期以来,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有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不少学者呼吁英语听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任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传统的
钱穆(1895-1990)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作等身。其主要历史学著作,如《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史大纲》、《中国史学发微》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史学方法论思想。通过对钱穆史
探源訓詁,利用被釋詞与訓釋詞之間在語音和意義上的聯繫,對詞語作出溯源性的解釋。語詞探源在先秦已經出现,兩漢時代聲訓大盛,今文經學家多以聲訓解釋禮制名號,闡發微言大義。鄭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