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肝切除术(liver resection,LR)和肝移植术(liver transplantation,LT)依然是目前治疗HCC最有效的方法。但是HCC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研究发现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HCC根治术后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MVI的存在缩短了HCC术后的复发时间,但是目前MVI只能通过术后的标本病理诊断,难以术前做出诊断。术前预测MVI的存在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故本研究对HCC的MVI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发生MVI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期术前针对危险因素能预测MVI的存在,对HCC的治疗起到一定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所有符合筛选标准的HCC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检验检查和病理学资料,按照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MVI组和无MVI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乙肝病史(HBsAg))、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Child-Pugh分级)、其他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乙肝病毒DNA定量、血小板(platelets,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影像学数据(肿瘤直径、数量、边缘是否光滑、大体形态、瘤内坏死、大血管侵犯、肝硬化)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探讨其与MVI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收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变量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首先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最后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HCCMVI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 138例HCC患者的资料,包括男性125例(90.58%),女性13例(9.42%);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52.41岁;138例患者中MVI组60例,无MVI组78例。首先单因素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中MVI组与无MVI 组在性别(p=0.331)、年龄(p=0.226)、BMI(p=0.169)、HBsAg(p=0.201)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前肝功能和其他血清学指标MVI组与无MVI组在ALB(p=0.878)、ALT(9=0.970)、AST(p=0.242)、TBil(p=0.104)、Child-Pugh分级(p=1.000)、AFP(p=0.937)、乙肝病毒 DNA 定量(p=0.611)、PLT(p=0.773)、PT(p=1.000)、FIB(p=0.073)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MVI组与无MVI组在肿瘤直径(p=0.443)、数量(p=0.353)、瘤内坏死(p=0.181)、大血管侵犯(p=0.102)、肝硬化(p=0.297)、病理组织学分级(p=0.709)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肿瘤边缘是否光滑(p=0.000)、肿瘤大体形态(p=0.000)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将肿瘤边缘是否光滑和肿瘤大体形态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体形态以结节型为对比类型,最终显示肿瘤边缘是否光滑(p=0.029)、大体形态呈结节融合型(p=0.045)是MVI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像学检查中肿瘤边缘是否光滑和大体形态呈结节融合型是HCC发生MVI的危险因素,应用这些指标可能对术前MVI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帮助,当术前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肿瘤边缘不光滑和大体形态呈结节融合型时发生MVI的可能性较大,对这类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因此还有待后续更深入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