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机摘锭采摘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棉机作为棉花收获的采摘工具,在整个收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采棉机的设计以及应用推广中发现,采棉机的设计、应用及推广中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与籽棉的力学特性紧密相连。因此,需要对棉花进行力学特性相关的基础试验研究,获取必要的棉花力学特性参数,为提高采净率及采棉机的更新换代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单摘锭试验台及测控系统,采用虚拟仿真的技术对摘锭采摘进行了模拟,通过试验分析了影响采净率的主要因素,揭示了摘锭采摘的性能。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利用电位移拉力试验台对棉花的机械特性的测试,对影响棉株机械特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三种不同开放状态下棉花,在不同含水率的情况下,籽棉与铃壳分离力及籽棉纤维扯断力的变化规律,即籽棉与铃壳之间的分离力随着籽棉的成熟将变小,随着籽棉含水率的增大,籽棉纤维扯断力也变大;棉珠喷洒脱叶剂后,通过连续七天对棉珠棉花数量的统计得出:在喷洒脱叶剂19-21天,全开棉数量达到峰值,此时最适宜采收。(2)通过对摘锭采摘过程研究与分析,应用Solidworks软件虚拟设计单摘锭试验台三维造型,然后搭建了用于测定摘锭采摘参数的单摘锭试验台,建立了基于LabVIEW平台下开发的单摘锭试验台的测控系统,经过相关测试,能够很好的完成摘锭采摘测试工作。利用ADAMS软件,建立摘锭采摘棉花的虚拟模型,通过对棉花采摘过程的虚拟分析,得出摘锭采摘棉花所用时间为0.1128s—0.1198s之间,采摘单朵棉花摘锭缠绕的圈数为7.899-8.386圈。(3)利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结合单摘锭试验台,对影响采棉机采净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开放状态下棉花对采净率有显著影响;对于全开棉花,摘锭转速在3000r/min时,采净率已经达到了90%,达到了标准规定的采净率,当转速为4000-4500r/min时,采净率达到最高,为95.82%,但是当转速大于4500r/min时,采净率逐渐下降。利用测控系统分析得出采摘过程中采摘力的大小,利用高速摄像机对籽棉与铃壳分离过程进行捕捉,测得摘锭采摘棉花的圈数为7.939-9.087圈,采摘时间为0.1198s—0.1268s。
其他文献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品牌农业的研究动态,认为加强品牌农业系统和复杂性的研究十分必要,并界定了品牌农业的内涵,同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安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技术经济分析。在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安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做了有意义的预测基础上,进一步对安徽省旅
本文在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地剖析。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三地金毛狗脊中 K、Na等 1 5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显示 ,云南、广西、福建 3个产地的金毛狗脊和炮制药材的无机元素比较丰富 ,大多数无机元素在
许多企业从战略制定出来后就把战略束之高阁,无从发挥战略的导向作用,而战略地图天生内隐的双重含义使其不仅在战略层面,而且在战术层面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充分发挥战略的导
采空区加荷应力场对遗煤自燃的影响较大,但研究却很少。研究了采空区加荷应力场的分布特点,并得出了加荷应力场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加荷应力场与采空区内其他各场的耦合
生产者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部分。分工的深化、经济结构的升级推动了流通功能的演变,同时也推动了流通创新,产生了效率更高的流通
目的 :探讨不同消化方法及条件对牛奶中钙、锌含量测定的影响 ,确定最佳测定条件。方法 :分别对牛奶样品进行干式灰化及湿式消化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钙、锌含量。结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榆林地区1951~2010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60年来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林年
"第三代"生态博物馆,是苏东海先生针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而提出的新概念。结合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实例,引入人类学"民族志"与"长时段"方法,有助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