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街道社区矫正运行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bi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矫正模式,通过把罪犯置于开放环境,即社区中进行教育改造来实现既能够达到惩戒罪犯,彰显法律权威的目的,又能够使罪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协调一致,从犯罪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从尝试引入社会矫正之初到如今的广泛试点,中国刑罚制度拉开了从监禁刑到非监禁刑发展的序幕,为探索中国特色刑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体现着人道、效益、正义、民主等价值的罪犯制裁制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02年我国北京、上海开始进行试点,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为社区矫正试点区域,从而拉开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序幕。 苏州市社区矫正工作起步于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下,社区矫正工作在桃花坞街道也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立法和理论建构的缺乏,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感性多于理性的运作阶段。特别是作为社区矫正实际操作层面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可操作的实践模式的探求。 作为一项初探性研究,本文以社会工作、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为指导,通过对桃花坞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近年来的实践,分析和探讨了可资借鉴的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出桃花坞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了从街道层面上构建新型的社区矫正模式的设想。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城市化进程中客运公交运营线路实施特许经营为研究对象,基于香港典范和泉州实践的经验分析,力图构建和优化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客运公交运营线路特许经营机制,以发
山与水渭河从渭源县发源后,经过千折百回的行走,进入天水。渭河在进入天水之前,并没有表现出滋养地和文化母性的特征。她经历了灌溉大地、给贫穷的西部以生存的呵护后,在天水
期刊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较为简单的图形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直观展示自己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也有利于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