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工具可以改善全球气候、缓解能源问题,我国已经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电动汽车在能源消耗上来看,有着燃油车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出行工具在今后必定会逐渐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但是当大量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时,一方面是如果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则会影响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体验;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也有可能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需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进行评估预测,来研究这些不利的影响。本文首先在充分考虑了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间分布的因素情况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间分布模型。考虑到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充电规律不一样,因此根据用途对电动汽车进行分类,然后对分完类的电动汽车一一研究建模,并且综合考虑了分时电价、充电方式的多样性对充电负荷分布的影响,应用蒙特卡洛法仿真了电动汽车在无序情况下与有序情况下负荷分布的时间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当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时,其充电负荷将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有序充电可以减少车主的充电成本,并且可以将充电负荷部分转移到用电低谷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其次,针对以往的研究中,对电动汽车充电条件的假设不够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首先,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建立了一个更能全面地描述电动汽车动态转移过程的出行链模型,然后,考虑到交通因素的影响,通过交通拥挤因子模拟了电动汽车的实际行驶情况,并建立了出行链中时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接着,考虑了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三个因素,提出了一个三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推理系统(FIS)来计算电动汽车的充电概率,而不是传统方法中假设充电行为发生在某一时刻或满足某一公式。最后,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了电动汽车在不同充电区域的负荷分布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电动汽车车主充电行为的概率计算模型,预测出待规划地的充电负荷情况;从用户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用地地价因素,建立出以用户出行成本最低的选址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充电站位置进行优化,得到充电站的初始选址库;最后综合考虑充电站的盈利因素,以车主出行成本与运营商利益的双向成本最低为选址定容模型,从选址库中选取最优方案作为最终的规划结果。案例表明,所提出的选址定容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其对于城区充电站的选址定容规划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