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吉西他滨(gemcitabine, GEM)单药或与顺铂合用在晚期膀胱癌治疗中显示了较高的反应率,已成为晚期膀胱癌化疗的一线药物。相关文献也已证明吉西他滨对多种实体肿瘤及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应用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却刚刚起步,而且多是药物安全性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用于临床研究的不多。本研究主要探讨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以及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的影响,进一步从细胞水平明确吉西他滨的作用机制,探讨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有无明显抑制效应,是否适用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同时探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在浅表性膀胱癌细胞肿瘤药敏实验中的应用,观察膀胱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探讨该技术在指导膀胱癌个体化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倒置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癌细胞形态学变化。收集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初发者15例,复发者5例)的新鲜膀胱肿瘤标本,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再应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检测肿瘤标本对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和耐药率(包括吉西他滨),明确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有无抑制效应,同时比较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T24膀胱癌细胞株对吉西他滨表现为耐药。2.吉西他滨作用T24膀胱癌细胞株一定时间后,与无药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或坏死。3. ATP-TCA法检测2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率为80%。4.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药敏感率依次为THP(70.0%)>EPI(30.0%)>HCPT(20.0%)>GEM(20.0%)>MMC(10%)。5.吡柔比星对初发膀胱癌患者的药物敏感率和平均抑制率高于复发膀胱癌患者。结论:1.吉西他滨体外对膀胱癌T24细胞株无生长抑制作用,对2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耐药率为80%,初步说明该药体外对膀胱癌细胞耐药。2.ATP-TCA肿瘤药敏实验为不同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实现个体化灌注化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