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观察益气除痰方对DP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白细胞抑制和血凝情况的影响,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5例,其中30例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结合益气除痰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第1疗程以及第2疗程期间的白细胞抑制发生率情况;比较化疗前后血凝指标的变化、症状积分、不良症状积分、KPS评分和体重变化的情况。结果:在白细胞计数方面,化疗第1疗程期间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的白细胞抑制Ⅱ度以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期间中西医结合组的白细胞抑制Ⅱ度以上发生率较西医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凝指标方面,纤维蛋白原(FBG)浓度: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有下降。在分别两个疗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FBG浓度下降较西医组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D-dimer)水平:经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有下降。在分别两个疗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下降程度与西医组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积分方面,西医组显效2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中西医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疗程化疗后,西医组除神疲症状积分加重外,其它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西医结合组咳嗽、咯痰、气促、胸痛和神疲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西医结合组咯痰和神疲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化疗第1疗程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主要集中在80分;第2疗程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变化差异明显。第2疗程后西医组KPS改善率为62.9%,中西医结合组KPS改善率为8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医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均有下降,在分别化疗两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体重下降程度与西医组的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化疗后西医组体重改善率为68.5%,中西医结合组体重改善率为71.4%,经卡方和秩和检验,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进行白细胞计数分析发现,益气除痰方能减轻非小细胞肺癌DP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抑制,对骨髓抑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益气除痰方配合西医化疗能改善患者血凝情况,对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起到改善作用,有效减轻患者的呼吸道症状,使患者比较容易耐受DP化疗的毒副反应。中医药相对西药更经济实惠,基本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