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属于BCS II类药物,渗透性高但溶解性低,生物利用度差。固体分散体(SD)是由药物和载体高度分散混合形成的体系,将药物制备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难溶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低共熔溶剂(DES)作为一种优良的溶剂,不仅能够溶解多种难溶性物质,而且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本实验将具有表面活性特征的泊洛沙姆188与天然低共熔溶剂混合作载体,用于制备难溶药物黄芩苷和水飞蓟素的固体分散体,能够有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本实验通过初筛,确定了固体分散体载体的组分为高聚物泊洛沙姆188和新型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赤藓糖醇和PEG 400)。以泊洛沙姆188的含量、低共熔溶剂各组分的质量比、制备温度为三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5 min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为检测指标,确定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载体各组分间的比例和最佳制备工艺。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黄芩苷的质量分数为1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分数为35.5%,低共熔溶剂各组分质量比为氯化胆碱:赤藓糖醇:PEG 400=1:1.05:1.5(w:w),制备温度为60℃。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飞蓟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分数为40.5%,低共熔溶剂各组分质量比为氯化胆碱:赤藓糖醇:PEG 400=1:1.25:2(w:w),制备温度为55℃。为探究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证明,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原料药与载体主要通过分子间氢键相结合。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两种固体分散体中黄芩苷和水飞蓟素的存在状态进行表征,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进行热分析,结果证明,黄芩苷和水飞蓟素以无定型的形态高度分散在固体分散体载体中,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原料药与载体之间相容性良好。由粒径分布可知,黄芩苷和水飞蓟素SD颗粒在水中分散后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88.02 nm和304.80 nm,粒径分散指数(Pd I)分别为0.422和0.438,相较于单独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制备的黄芩苷-泊洛沙姆188 SD(459.16 nm)和水飞蓟素-泊洛沙姆188 SD(528.34 nm),本实验制备的两种固体分散体粒径显著减小,在水中分散性更好,溶出效果更佳。以水和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分别测定了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的饱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饱和溶解度测试结果表明,黄芩苷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饱和溶解度1385.47 mg/L和144.70 mg/L,水飞蓟素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1674.20 mg/L和138.38 mg/L。体外溶出度结果表明,黄芩苷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60 min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95.62%和84.72%,水飞蓟素SD在水和人工胃液中60 min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8.43%和65.86%。相较于按照现有技术制备的黄芩苷/水飞蓟素-泊洛沙姆188 SD和原料药,本实验制备的黄芩苷和水飞蓟素SD溶解性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按照药典规定的标准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指标为成型率、含量、崩解时限、干燥失重、溶化性、p H和分散性(表观悬浮率)。结果证明,本法制备的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均满足药典中颗粒剂的规定。分别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对黄芩苷和水飞蓟素固体分散体颗粒进行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证明,药液浓度越高,抑菌作用越强,同时也说明本实验的制备工艺不会损害黄芩苷和水飞蓟素的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