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保障,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与农户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其供给水平是决定整个农田水利设施系统效果发挥好坏的关键因素。然而,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国家关注的主要是农田水利系统中大型灌区,干渠、支区等部分的改造与完善,而支区以下属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部分则处于缺乏供给主体、投入不足、供给水平低下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活动。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北方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及2011年河南大旱等连续几年的极端天气,使得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不足所带来的问题都充分显露出来。因此,完善当前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提高其供给水平对我国农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基于博弈的视角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各个层次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并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与农户在供给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发现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所面临的困境为各个利益主体的投入动力不足,而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农户的投入成本大于收益,进一步通过利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行为→目标模型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供给机制,其核心内容在于对地方政府和农户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苏省宝应和沭阳两县的实地调研资料,一方面从农村社区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更倾向于向经济贫困的地区提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投资,另外,耕地面积越大,细碎化程度越低的村庄,其获得政府参与投入项目的机会越大;另一方面基于农户的视角,深入剖析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意愿受到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感知与行为特征和农户居住社区特征的共同影响。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本文从决策机制、资金筹集机制、农户投入激励机制和供给机制的其他配套设施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供给机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