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重视农民问题的解决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高度重视农民问题,他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借鉴并汲取中国传统农民思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农民思想,在革命实践和建设中形成了比较丰富、科学的农民观,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农民思想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是毛泽东农民观产生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条件中,理论背景与实践基础是其思想形成的前提。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阶段,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民思想以及毛泽东个人生活经历的背景下,与时俱进,革故鼎新,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毛泽东农民观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再度发展四个历史发展阶段。毛泽东农民观的内容全面而丰富,主要包括:“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必须充分肯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可靠同盟军,深刻认识到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的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同时注重农村的阶级划分,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从教育农民的重要性、教育农民的主要内容和方针等方面展开论述;组织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理清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历史逻辑,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具有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坚持联系和矛盾的辩证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鲜明的理论特色,同时也存在空想性和平均主义、强化了阶级斗争以及未摆脱小生产者意识等局限性。毛泽东农民观经过历史与实践的检验,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思想,为新时期突破“三农”困局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毛泽东农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政治遗产,在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要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充分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富农惠农利农的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打好扶贫攻坚战,科技兴农,走农村市场化道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有效地推进“三农”工作,顺利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