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理古今医家对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认识,通过临床病例研究,总结导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证治分类、遣方用药及诊病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祖国医学对异常发声的认识及现代医学对发声性抽动症的研究;2.通过临床病例研究,观察导师运用常用方药治疗发声性抽动为主的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3.通过归纳整理导师治疗小儿抽动症(发声性为主)的病例,总结导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证治分类、遣方用药及诊病经验。结果:导师将小儿发声性抽动症分为外风引动、风痰证、脾虚痰聚、肝肾阴虚4个证型,其中早期发病以外风引动为主,病程迁延多表现为肝肾阴虚,风痰证及脾虚痰聚可见于病程中某一阶段。本研究共收集123例抽动症(发声性为主)的患儿,其中男孩104例,女孩19例,男女比为5.47:1,男性明显发病率高。本课题发现,发声性抽动症以7~12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67.5%),其次为4~6岁(23.6%),13~18岁(8.9%)最低。收集病例中轻度患儿51例(41.5%),中度70例(56.9%),重度2例(1.6%),发病以轻中度为主。在证型分布方面,风痰证52例(42.3%),脾虚痰聚25例(20.3%),外风引动24例(19.5%),肝肾阴虚22例(17.9%)。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临床控制0例,显效7例,进步64例,无效52例,显效率5.69%,有效率57.72%。治疗4周后:临床控制0例,显效16例,进步69例,无效38例,显效率13.01%,有效率69.11%.治疗8周后:临床控制14例,显效32例,进步53例,无效24例,显效率37.40%,有效率80.49%。治疗12周后:临床控制28例,显效63例,进步29例,无效3例,显效率73.98%,有效率97.56%;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在12周观察周期结束时,外风引动证显效率58.33%、有效率95.83%,风痰证显效率30.77%、有效率92.31%,脾虚痰聚证显效率40.00%、有效率100.0%,肝肾阴虚证显效率45.45%、有效率90.91%。观察周期内及结束后3月、半年随访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病例收集,观察了导师运用常用方药治疗发声性抽动为主的小儿抽动症123例,初步验证了临床有效性;探讨总结了导师治疗小儿发声性抽动症的辨证论治经验,丰富了该病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