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助学法是应新课标而产生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是改变农村落后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案教学法在各大城市已使用多时,但在农村仍属罕见。从清远市清新县农村初中的背景调查结果得知,大部分的生物教师对学案认知缺乏,使用甚少,而实际上,农村学生对这种方法接受程度较高。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学案教学尽管研究广泛,但过于强调导学作用,忽视助学功能,目前的学案助学法研究也仅限于数学,在生物科目上尝试较少,也忽视了农村这个特殊背景下的研究,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因而,非常有必要从农村地区的角度去考虑,发挥学案的助学功能,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将学案助学法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本研究是以清远市清新县浸潭镇初级中学为例,以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同伴互助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循环组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学案助学法教学方式,探讨如何将之应用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在文献综述及背景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初中学生应“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创编了助学学案,构建了学案助学法的学习模式。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七八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的对象,在生物的新授课上进行循环组对比教学实验,以此来研究学案助学法在农村初中生物学的有效性。实验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及在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教学成绩等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学案助学法”适用于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结论,学案助学法端正农村教师、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态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案助学法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的引导,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有利于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