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终板造瘘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影响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动脉瘤夹闭术中终板造瘘(Fenestration of lamina terminalis,FLT)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aSAH后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施行终板造瘘分为动脉瘤夹闭术+终板造瘘组(终板造瘘组)80例及单纯动脉瘤夹闭术(非终板造瘘组)66例。比较两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146例病人慢性脑积水的总发生率为20.5%,终板造瘘组和非终板造瘘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13.8%、28.8%,非终板造瘘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终板造瘘组(P<0.05)。FisherⅢ和IV级中,非终板造瘘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明显高于终板造瘘组(P<0.05);Hunt-HessⅢ和IV级中,非终板造瘘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终板造瘘组(P<0.05)。终板造瘘组和非终板造瘘组急性脑积水术后缓解率分别为86.7%、50.0%,终板造瘘组急性脑积水术后缓解率明显高于非终板造瘘组(P<0.05)。结论:术中终板造瘘对aSAH后急性、慢性脑积水的疗效较好,尤其对Hunt-Hess分级III-IV级、Fisher分级III-IV级病人的疗效更好。
其他文献
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持久和广泛的抗肿瘤效果。与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免疫治疗最有可能彻底消灭肿瘤。因为这种方式可唤醒患者体内被抑制的免疫系统,实现对肿瘤的彻底根除。其中,免疫检查点法是众多肿瘤免疫治疗中最具前景的方式,其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免疫抑制性信号通路,重新激活体内免疫系统。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
崂山花岗岩是中国东部花岗岩的代表之一,其主要岩性为碱性花岗岩,岩体普遍发育晶洞构造,是典型的晶洞碱性花岗岩。近年来,崂山花岗岩表面坑穴状微地貌的成因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是否发育第四纪冰川的争论焦点,本课题组在崂山地区考察时发现了 10余个直径超过1m的卵形洞穴(本文将其称为“崂山花岗岩大型洞穴”),经过研究认为坑穴状微地貌是崂山花岗岩大型洞穴暴露后直接形成或者经过后期改造形成,但是对于这种洞穴本身的认
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探索了110名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者在新浪微博中所建立起来的链接关系网络的微观结构形态及其内部互动的机制,探讨了对学者在微博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彰显知识价值的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从企业竞争的角度出发,创新能力成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决定企业创新能力高低的关键是知识型人才,尤其是经过培养的90后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这批人才的流失对于企业而言是巨大损失,由此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知识型人才流失问题成为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如今在许多企业的人才队伍中,拥有较高学历的90
乳化液是一种包含两种不混溶液体的分散体系,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常规的乳化方法是混合,胶体研磨和均质化等机械方法,这种液滴破碎技术基于不均匀的拉伸和剪切流,可以达到形成较小乳液液滴的目的,但是与此同时很容易导致液滴尺寸分布较宽且单分散性差,使得乳液整体质量难以提高。所以提高乳液尺寸,温度,形状等的可控性是提高乳化技术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十年中,微流控技术得到了显着的发展,微流控使用尺寸为数十到数
猪圆环病毒二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s,PCVAD)的主要病原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以来,PCV2在全球
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传统英语读写课堂教学失去兴趣,而翻转课堂正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并一举成为研究的焦点。有鉴于此,国内外开始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翻转课堂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且关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主要以整体的课堂为主,很少有单独讨论课中活动。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分析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自主学习理
为了应对移动数据业务的爆炸性增长,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应运而生。在未来5G的关键技术中,毫米波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室内场景作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因其具有高组织分辨率、多序列成像以及没有电离辐射影响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是磁共振成像存在扫描时间长、成像速度慢的缺点,这在动态磁共振成像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与此同时,MR图像的重构质量影响医生对患者病灶的诊断。针对以上问题,如何缩短磁共振扫描时间和提高MR图像重构质量是当下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存在许多重要的研究问题,比如人机交互、基于群体的活动识别以及视频中人类的活动分析,可以在公共安防、智能家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