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QoS测量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研究并实现了IP网络主要服务质量(QoS)参数的测量,从而可以有效地获取目标网络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质量参数,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IP网络QoS体系结构以及测量参数,然后分别针对丢包率、时延以及可用带宽这三个主要的参数进行算法研究及改进。通过对一个丢包率测量算法的改进,实现丢包率的快速测量和支持大流量的数据包测量;在网络时延的测量方面,改进了简单时延测量算法,消除了一般时延测量中时钟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在可用带宽的测量方面,对典型包对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检测背景流量,测量结果也更加准确。最后基于前面的测量基础,提出针对当前IP网络的三方面QoS优化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业面临的运输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也带来了更广泛和更强劲的竞争,但由于企业之
Web Services(Web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模块化组件,是建立可相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Web服务作为新一代分布式技术,一经推出便以它的松散藕合性、跨平台及语
本体(Ontology)作为一种能够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建模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从本质上说,本体就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甚至
Web服务(Web Services)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标准,它具有完全的平台无关性和语言无关性,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诱人的前景,己经成为新一代动态电子商务的核心,并
学位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当前的计算环境。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环境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一基于标准的、开放
Internet与GIS结合而产生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GIS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传统GIS数据的封闭体系,为空间数据共享与交换提供了开放
随着自动抄表系统在居民住宅小区的大量应用,作为提高抄表员工作效率的移动服务终端——手持抄表设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智能手持设备本身具有便携性、移动性、智能化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中传输数字信息变得十分普遍。数字图像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冗余度高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传输信息。但是数字图像在网络传输过程中
随着互联网中网页数量的增加、信息的爆炸,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对用户最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互联网中一个热门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搜索引擎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用户在互联网